泰国先皇理工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博士招生
吞武里皇家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斯特雅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正式编制!2024年长春大学公开招聘博士高层次人才方案

来源:博士信息网发布时间:2024-11-18作者:阿炳
  长春大学1949年建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长春大学现有20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学科。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现有国家大豆深加工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残障人士智能康复与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重点实验室等1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现有教职工136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9497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310人。
  长春大学是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视障、听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是“团风”精神的发源地,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主席单位。
  因工作需要,拟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高层次人才50名。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吉林省人才发展条例》《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全面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24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学历要求:青年卓越人才年、青年骨干、青年教师要求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6.年龄要求:青年卓越人才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青年骨干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要求40周岁以下。
  7.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书等资格认定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二、引进人才层次和类别
  特聘教授第一层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组织和带领创新团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与攻关的杰出学术人才,能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
  特聘教授第二层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在创新研究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学术人才,能发挥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作用。
  特聘教授第三层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能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术骨干。
  特聘教授第四层次: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能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的骨干教师。
  青年卓越人才:青年卓越人才为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和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
  青年人才:青年人才特指引进人才,分为青年骨干和青年教师。青年骨干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要求40周岁以下。
  三、招聘博士人才岗位条件及联系方式

招聘岗位

专业领域

招聘人数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机械工程、机械、仪器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飞行器设计、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机械工程、力学(工学学位)、工业工程(工学学位)

8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动力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能源动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5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

2

园林学院专任教师

林学、林业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1

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任教师

数学、统计学(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上述专业仅限于能源及催化材料应用方向)

2

特殊教育学院专任教师

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绘画(国画方向、油画方向)

2

管理学院专任教师

数学类、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

经济学院专任教师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

1

文学院专任教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广播电视与数字传播、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门类)

1

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

英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韩国语(朝鲜语)、波兰语、乌克兰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

2

音乐学院专任教师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

1

国际教育学院专任教师

国际中文教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学法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

1

启明学院韩国语专任教师

朝鲜语笔译、朝鲜语口译、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朝鲜语方向)

1

美术学院专任教师

绘画、中国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

1

体育教研部专任教师

体育(学)、学科教学(体育)

1

  四、引进人才门槛条件
  人才门槛条件(人文社科类)

一、基本条件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二)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无学术不端现象,不弄虚作假。

(三)无教学事故,课堂教学无不当言论。

(四)全职在长春大学工作。

(五)身体健康。

二、科研业绩门槛条件

特聘教授一层次

1.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二位或

二等奖首位;

1.2主持国家级A类项目1项;

1.3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项,其中论文为必选项,项目和奖励可任选一项。

2.1论文

2.1.1在A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2项目

2.2.1主持国家级B类项目1项。

2.3奖励(任选一)

2.3.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三位或二等奖前二位;

2.3.2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一等奖首位。

特聘教授二层次

1.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1在A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项,其中论文为必选项,项目和奖励可任选一项。

2.1论文(任选一)

2.1.1在A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1.2在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2.2项目

2.2.1主持国家级C类项目1项和省部级A类及以上项目1项。

2.3奖励(任选一)

2.3.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四位或二等奖前三位;

2.3.2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一等奖前二位或二等奖首位。

特聘教授三层次

1.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1在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

2.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项,其中论文为必选项,项目和奖励可任选一项。

2.1论文(任选一)

2.1.1在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1.2在C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

2.2项目

2.2.1主持国家级C类项目1项和省部级B类及以上项目1项。

2.3奖励(任选一)

2.3.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五位、二等奖前四位、三等奖首位;

2.3.2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二等奖前二位。

特聘教授四层次

1.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1在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在D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且至少有2篇发C类期刊上。

2.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项,其中论文为必选项,项目和奖励可任选一项。

2.1论文(任选一)

2.1.1在C类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2.1.2在D类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2.2项目

2.2.1主持国家级C类项目1项。

2.3奖励

2.3.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前二位。

青年卓越人才

(40周岁以下)

1.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1在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C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或D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

2.科研业绩达到下列条件中的两项,其中论文为必选项,项目和奖励可任选一项。

2.1论文(任选一)

2.1.1在C类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1.2在D类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2.2项目

2.2.1省部级B类项目1项。

2.3奖励

2.3.1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三等奖首位。

青年骨干

(35周岁以下)

1.科研业绩条件

1.1在C类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D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青年教师

(40周岁以下)

1.科研业绩条件

1.1在D类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说明:
  1.学术论文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
  1.1A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收录来源期刊(简称CSSCI来源期刊)中各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不含入选十本以下的学科及高校综合性学报类)上的论文;SSCI一区论文。
  1.2B类:各学科(含类别)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位列前20%的期刊(按发表年度并四舍五入计算)上的论文;SSCI二区论文;A&HCI论文;《新华文摘》主体转载论文。
  1.3C类:各学科(含类别)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位居20%—50%的期刊(按发表年度并四舍五入计算)上的论文;SSCI三区、四区论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不少于3000字的理论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的论文。
  1.4D类:各学科(含类别)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位列后50%的期刊(按发表年度并四舍五入计算)上的论文;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主体转载、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观点摘编的论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核心期刊中的非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报》不少于3000字的理论文章;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论文。
  2.SCI一、二、三、四区论文分别认定为A、B、C、D类论文,SCI论文的分区按照当年适用的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大类分区。
  3.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著作认定为2篇D类论文,且仅限1本。
  4.有重要影响的创作类成果认定为2篇D类论文,且仅限1项。
  5.关于智库类成果:A、B、C、D等级的智库类成果分别认定为A、B、C、D类论文,且仅限1项。
  5.1A类:有完整、系统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且被党或国家领导人做出肯定性、有意义的批示,并有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进政府决策的证明。
  5.2B类: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或《教育部简报(大学智库专刊)》所采用的成果。
  5.3C类:有完整、系统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且被省部级领导做出肯定性、有意义的批示,并有被省及以上有关部门采纳进政府决策的证明。
  5.4D类:有完整、系统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且被市政府(省厅)主要领导做出肯定性、有意义的批示,并有被省或市及以上有关部门采纳进政府决策的证明。
  6.学术著作、创作类成果及智库类成果折算论文仅限其中一项。
  7.作为首位人员是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如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为师生关系,通讯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凡出现“共同一作”类情形,若属校际合作且长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按第一作者核计,其他共同第一作者按共同第一作者总人数平均核计。
  8.1篇A类论文按照2篇B类论文核计,1篇B类论文按照2篇D类论文核计,以上折算方式仅单向从上向下折算,不反向折算。
  9.科研项目须为有资项目。
  10.论文、项目或奖励达到高层次条件,自然视为满足低层次同类条件。
  11.凡未做特别说明的,本办法仅核计长春大学为第一单位的成果;凡涉及人员位次未做说明的,指负责人或成果首位完成人。
  12.项目分类标准如下:
  12.1国家级
  12.1.1A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
  12.1.2B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等。
  12.1.3C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政府间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
  12.2省部级
  12.2.1A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中央各部委(局)设立的重点科研项目(有资)等。
  12.2.2B类: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项目、全国古籍整理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央其他各部(局)设立的科研项目(含政府招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
  13.如出现条件中未出现的科研业绩,按同等级别界定。无法界定业绩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
海外博士招生更多 +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博士公众号
扫码添加李老师微信
联系方式

电话:010-81746299

手机:18618125055

微信:58123452

QQ:58123452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2 http://www.boshiban.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版权所有:博士信息网 京ICP备2020049185号-61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2233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拒绝一切碰瓷式维权!博士招聘,博士后招聘,海归博士,引进博士,海归招聘,高校教师招聘,高校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