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先皇理工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博士招生
吞武里皇家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斯特雅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22年学术博士申请考核招考说明

来源:博士信息网发布时间:2022-02-23作者:阿炳
  一、学院概况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原华中工学院创办的无线电电子学系。在中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老一辈领导的关心推动下,学院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激光、光电子、半导体等专业方向的建设。经过60年发展,学院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2012年6月,原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原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与合并,强强联合组建了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学院发展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2017年9月,光学工程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华中科技大学统筹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优势学科力量,规划建设“光电信息一流学科群”,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建设。2020年新增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交叉学科,2021年该学科获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三个一级学科下设有特色专业方向: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芯片系统计与工艺;集成纳电子科学,集成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制造工程。在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光学工程学科位列A+,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B+。201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同年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一起入驻拥有12万平米建筑面积的新光电信息大楼。
  二、师资队伍
  学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坚持优秀教师国际公开遴选,以高水平科研带动高质量教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96人,包括教授(研究员)79人,副教授(副究员)69人。学院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一道,推进学科发展和教育创新,已构建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人才(含青年)3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各类省级人才26人。
  三、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强大的科研平台,曾经拥有我国最早的“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拥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科学基地,以及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先进存储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微电子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物联网接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光电测试服务中心等众多省部级科研平台。
  四、学科特色
  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武汉·中国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重要支撑作用,推动了华工科技、楚天激光、锐科光激光、安扬激光、帝尔激光等公司的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末,我院黄德修教授向北省、武汉市上书并建言献策,推动了“中国光谷”的建设,被誉为“武汉·中国光谷”的首倡者。依托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在大学院制框架下,2015年9月以来,学院还承担了“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建设任务,正在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由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美国Synopsys武汉有限公司等单位与华中科技大学协同共建,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战略咨询,积极推进国家、湖北、武汉市的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依托学院和相关产业,带动了“武汉•中国光谷”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参与支撑了总投资超1600亿元的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推动光谷打造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
  五、毕业生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单位主要是高等学校、研究所、国有重点单位、三资企业等,具体如湖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电、中航和中船集团下属研究院(所)、中国信科、华为、中兴、长江存储、长飞光纤等。
  六、拟招生计划
  申请考核制全日制博士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和定向生(专项计划除外)。招生计划预计占学术学位博士总招生计划的20%左右。
  提交材料清单:
  (1)《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模板可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主管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
  (3)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工作进展报告等。
  (4)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5)提供2名推荐专家的基本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一名专家要求是报考导师,另一名专家为报考类别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系统将向推荐专家发送邮件和短信,由专家在线反馈推荐意见。
  (6)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如申请免考,请务必在系统中选择,并提交有效证明材料。
  材料提交方式:
  考生申请材料提交及缴费务必在2022年2月25日前在我校博士“申请-考核”报名系统完成。学院将对申请材料符合报考说明要求的情况进行初审并反馈意见。考生可进行补充或完善,但必须在2月28日前提交(包括推荐人在系统提交推荐意见)。系统关闭后不再接收补充材料。
海外博士招生更多 +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博士公众号
扫码添加李老师微信
联系方式

电话:010-81746299

手机:18618125055

微信:58123452

QQ:58123452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2 http://www.boshiban.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版权所有:博士信息网 京ICP备2020049185号-61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2233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拒绝一切碰瓷式维权!博士招聘,博士后招聘,海归博士,引进博士,海归招聘,高校教师招聘,高校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