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先皇理工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博士招生
吞武里皇家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斯特雅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浙江财经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来源:博士信息网发布时间:2021-12-27作者:阿炳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获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设置有1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3个研究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7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等5个特色库。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在校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150余人,正高级职称170余人,副高级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00余人。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110余人。另聘有1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应用经济学为省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学科为省A类一流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为省B类一流学科。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强校之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3个,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先后有4位教师的独著或合著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9项,承担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393项、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030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众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桥梁纽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科研合作等国际交流,举办中加会计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美市场营销本科教育项目、中英金融学本科教育项目以及中新应用金融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先后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拥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试中心,被认证为ACCA白金级认可教育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践行“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浙财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浙江财税干部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企业家的殿堂。学校正在大力实施“党建领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文化荣校、校友名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介绍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是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下设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制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拥有专任教师200余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近10人。在财税理论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等学科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1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众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博士学位招生专业介绍
  020203财政学(财政税务学院招生)
  财政学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问题,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学习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设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
  该学科本着“研以致用、科教融合、立足本土、追踪前沿”的宗旨,围绕国家财税体制综合改革方案框架下的重大财政问题,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在地方财政问题研究上形成了鲜明特色。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8人,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三大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论著和教材80余部;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和省级领导批示。
  020204金融学(金融学院招生)
  金融学围绕着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金融理论及实践问题,在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设有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运营等特色研究领域。专任教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9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Emerging Markets Review、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国内外重要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SCI/SCI收录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奖3项、获第一届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年来,完成的相关研究报告获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3项,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3项。
  020204金融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招生)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英文简称:CAFR-ZUFE)2015年4月诞生于美丽的钱塘江畔,是学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依托国内外人才、学术等优势,整合校内外各种相关资源,按一流标准建设的校属研究机构。研究院已创建了七大金融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等世界名校的专家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中国金融研究院,服务于经济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聚焦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以新金融为主线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目前共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所有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5位教师获得海外博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曾任职省部级领导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人。另有多位世界知名金融学教授,境内外大型证券交易所和大型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担任兼职教授。同时聘请多位金融监管部门高层和上市公司董事长为社会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6项,地方服务课题50余项。积极推动绿色金融资产定价、大数据量化投资分析、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和决策咨询,获得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20余项,成果被金融监管部门、多地政府和企业机构采纳。在一级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连续多年主办“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并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评价报告》,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2018年建立浙江省高校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工作站”,著名经济学家埃里克•马斯金签约入站,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020205产业经济学(经济学院招生)
  产业经济学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和突出创新能力,系统掌握产业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以及经济管理实践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设研究方向:垄断性产业监管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新兴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
  该学科在垄断性产业监管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产业结构理论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7人,学科带头人是著名政府管制经济学家——王俊豪教授。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3项和其他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30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导批示。
  020206国际贸易学(经济学院招生)
  国际贸易学主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深厚理论功底,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能够独立从事国际贸易领域教学科研和经济管理实践工作的高层次人才。设研究方向: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组织与国际贸易。
  该学科运用国际贸易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针对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跨境电子商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等20余项;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奖”、“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厅局级以上奖励7项;多项政策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0202Z1管制经济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招生)
  管制经济学主要培养具有国际化学术视野和深厚理论功底,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政策设计能力,能够胜任高水平教学和研究以及管制实践需求的高层次政府管制人才。设研究方向:公用事业管制理论与政策、社会性管制理论与政策、城市治理理论与监管政策。
  管制经济学是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政府管制理论和政策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王俊豪教授是中国政府管制经济学的重要开拓者,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薛暮桥价格研究奖”,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该学科牵头成立了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拥有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研究重点支持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5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50余项。
  0202Z2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学院招生)
  经济统计学主要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学科理论基础和经济统计学专业知识,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或创新性地利用最新研究成果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经济统计学教学与研究,以及从事管理实践工作的高层次人才。设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政府统计、宏观经济统计方法与应用、经济大数据分析。
  该学科是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经济统计基础理论与宏观经济统计研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6人、教授14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7人,获省部级人才称号近10人。学科带头人李金昌教授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担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评审组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
海外博士招生更多 +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博士公众号
扫码添加李老师微信
联系方式

电话:010-81746299

手机:18618125055

微信:58123452

QQ:58123452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2 http://www.boshiban.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版权所有:博士信息网 京ICP备2020049185号-61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2233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拒绝一切碰瓷式维权!博士招聘,博士后招聘,海归博士,引进博士,海归招聘,高校教师招聘,高校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