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先皇理工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博士招生
吞武里皇家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马来西亚斯特雅大学博士留学项目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博士信息网发布时间:2023-11-28作者:婷婷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和“学而创新,与时俱进”院训,以培养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一流软件人才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培育掌握关键软件技术、具有“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软件行业卓越人才。浙江大学软件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多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A+。近年来,学院通过与一流企业协同攻关,建立了全方位产学研深度合作新生态,加大了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关键核心软件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构建软件前沿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了更好支撑关键领域研究,提升学科综合水平,2024年软件学院招收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一、招生方式
  软件学院通过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按照“申请-考核”选拔机制招收2024年博士研究生,具体考核办法和程序见《浙江大学软件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实施办法》。
  二、专业和学制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2024年招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项目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软件、服务科学与工程、智能设计等方向。招生人数以学校最终下达指标为准。
  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学制5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博连读生)学制是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普博生)学制4年。
  三、申请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直博生
  获得2024年推荐免试资格的国内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本科毕业高校同时入围2024年QS、USNEWS、THE、ARWU主流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本科期间平均学分绩点(GPA)原则上大于3.5/4.0的境外高校中国籍优秀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在入学前取得学士学位),可申请直博生。
  2.硕博连读生
  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学术志趣的本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
  3.普博生
  已获国家承认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以及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可申请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
  (五)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六)现已在读博士生申请者,报名前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须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2024年6月30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七)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者,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中应届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提交,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八)非全日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者,具体要求详见《浙江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九)外语水平基本要求
  1.直博生: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雅思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考成绩)。
  2.硕博连读生: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雅思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考成绩);或获得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分。
  3.普博生: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雅思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考成绩)。未达以上外语水平标准但科研能力特别突出等情况的考生,经博士招委员会推荐,学院研究生招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允许进入综合考核名单。
  雅思和托福的有效期以证书有效期为准,其他英语成绩有效期五年(2019年6月以后获得成绩有效)
  (十)学术研究能力
  1.直博生:应为已取得2024年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硕博连读生: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以优秀成绩完成硕士专业课程,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普博生:申请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项(成果应以申请人本人为第一作者,或以申请人硕士导师第一作者、申请人本人第二作者,有效期五年,截止日期为2024年普博生报名截止日):
  (1)发表(含录用)与本人报考专业方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申请并获得(含公开)一项发明专利。
  (3)以骨干成员身份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或课题。
  (4)完成省部级及以上或国家一级学会颁发的科研成果奖励。
  (5)对于部分未达到学院关于学术研究能力等具体规定要求,但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有培养潜质的考生,经博士生招生委员会推荐,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允许进入综合考核名单。
  4.申请人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或未如实提供证明材料的将取消申请资格,已经获得录取资格的将取消录取资格。
  四、申请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申请材料
  1.直博生:
  获得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请者按照教育部及我校招生学院(系)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
  境外高校中国籍优秀应(往)届本科毕业生,于2023年10月15日-11月15日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详见《浙江大学2024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
  2.硕博连读生:
  硕博连读申请者,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时间是:
  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1月15日,2024年春季入学硕博连读生申请报名。
  2024年4月20日-2024年5月10日,2024年秋季入学硕博连读生申请报名。
  具体申请程序参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硕博连读申请相关通知。
  3.普博生:
  普通招考申请者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无须选择导师。时间是:
  (1)2023年10月15日-11月15日,所有全日制博士学位申请者均在该时间段报名,逾期将不予受理。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详见浙江大学2024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报名通知。
  (2)2024年3月8日-4月8日,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须在该时间段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详见学校相关通知。
  (二)提交材料
  1.申请者须如实提供申请材料,材料清单包括:
  (1)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2)个人简历,简明扼要地说明个人学习和科研经历。
  (3)学习成绩单原件(直博提供本科阶段;硕博连读提供硕士阶段;普博提供本科和硕士阶段;须授课单位盖章)。
  (4)普博生提供:前置学位证书电子认证报告和前置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硕士毕业生递交学籍认证报告和《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保证书》,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复印件。
  (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6)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7)普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以及对论文特色自我评述(应届硕士毕业生如果没有论文全稿,可提供研究计划、方案以及主要成果,并由硕士导师签字认可)。
  (8)能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包括已发表论文的全文及SCI、EI检索证明、被录用论文的全文及正式录用函复印件、专利证书复印件等。
  (9)两封相关专业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
  (10)个人陈述,包括个人详细经历,博士阶段拟开展科研计划和学习目标,以及职业规划等内容。
  (11)在读博士生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12)硕博连读生提供:《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校硕士生硕博连读申请表》。
  2.递交材料注意事项
  (1)请将申请材料按上述清单顺序编号提供,申请材料不全,将不予受理。直接递交或邮寄(请用EMS或顺丰快递)。
  (2)同时,请将上述专业学位博士申请材料_姓名保存为PDF文件,压缩成ZIP文件在报名系统中上传。
  (3)上述所有材料提交本学院后,将不再退回。
  (4)根据情况,本学院可能会要求申请人另外提交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
  (5)请于报名截止日前递交材料,邮寄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3.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
  材料审核结果公布时间:2024年1月,具体请关注学院网站通知。
  综合考核时间安排在2024年3-5月间(秋季入学),具体请关注学院网站通知。
  五、院系特色奖助学金
  软件学院为全日制博士生设立院设奖助学金,优秀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博士生有机会获得相应奖励或资助。
  六、培养地点
  2024级博士研究生培养地点在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校区(浙江省宁波市)。
  七、培养项目简介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项目聚焦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软件,以工业软件为代表的“卡脖子”软件,以服务科学与工程、智能设计为代表的交叉应用软件,产教深度融合引领质量提高、驱动卓越发展,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层次工程型领军人才。
  人工智能方向:依托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有关科技创新载体,围绕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中海量数据、领域知识、综合模型和超级算力等核心要素,研究相关算法库、工具集、知识图谱和算力支撑,参与国内外人工智能前沿理论及科学计算应用研发,通过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金融、教育等领域交叉的工程项目实践,着力培养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开放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应用人才。本方向欢迎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同学报考。
  大数据方向:依托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围绕数据库系统与大数据处理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联合华为、阿里、网易、海康威视等头部企业,主要研究批流混合大数据融合处理框架、大数据分布式云索引架构、多模态数据管理技术、复杂大数据智能治理与分析系统、多源异构大数据实时处理平台。团队在相关领域已取得多项重要的创新成果。本方向欢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同学报考。
  区块链方向:依托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现有技术积累和科研载体,联合数学、金融、管理等相关学科专家及行业龙头企业,聚焦区块链核心技术、区块链监管与区块链技术在军民领域的应用,通过承担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与项目,推进共识算法、安全隐私、监管科技等重点前沿方向研究及应用落地,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协同创新体系,提升研究生在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复杂综合性工程项目的能力。本方向欢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学、网络安全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同学报考。
  工业软件方向: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有技术积累和科研载体,联合数学、力学、机械等相关学科专家,聚焦全国产化、集成化产品设计仿真与协同管理数字化平台研制、工业嵌入式软件研发等相关方向,集中校内科研人员、研究生、企业专家联合进行原创性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协同创新及工程人才培养平台。本方向欢迎数学、力学、机械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同学报考。
  服务科学与工程方向:依托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电子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载体,联合宁波舟山港、恒生电子、同花顺等头部企业,面向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国家现代服务业及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研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规模复杂软件服务系统的构建与治理、海量数据的智能认知与处理、无人驾驶等先进计算方法与平台。本方向欢迎计算机、数学、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同学报考。
  智能设计方向:依托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浙江鑫源数字智能化联合研发中心、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用户、文化等跨学科创新元素,以人机交互、混合现实、数字制造等智能技术赋能设计实践,探索智能时代下的设计新范式。团队在个性化制造、变形交互界面、智能穿戴、数字孪生、数字内容生成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国防、重工、交通、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本方向欢迎设计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机械、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同学报考。
海外博士招生更多 +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博士公众号
扫码添加李老师微信
联系方式

电话:010-81746299

手机:18618125055

微信:58123452

QQ:58123452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2 http://www.boshiban.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版权所有:博士信息网 京ICP备2020049185号-61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2233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拒绝一切碰瓷式维权!博士招聘,博士后招聘,海归博士,引进博士,海归招聘,高校教师招聘,高校人才招聘